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 |
2022-07-22 15:47:06 | 人围观 | 评论:
专家真的在不断地刷新着我的认知,你确定你是经济学家?是搞经济的?
经济学专家陈浩:中国人都有50万,而且平均家庭资产300万很正常!
如果你是一个经济学专家,我很怀疑你是故意的,一个正常人都明白的事情,你会不明白?
而且我更加疑惑说话的时候有没有经过脑子,或者说之前是不是让驴踢了一下?或者是专家头衔有可能是花钱买来的?不然我们实在想不通为什么这些话会出自专家之口?太不应该了!
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在负债中生存,何来50万?平均家庭资产300万很正常是如何平均的?和谁平均的?
其次,我再次怀疑你是为了另类出名,初中生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,你一个专家的水平连初中生都不如?那就更应该查一下你的专家头衔是如何得来的!
最后,中国真的不能再多这样的专家了,坐在办公室吹着空调净扯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来误导老百姓,不求你们为老百姓谋福利,但是请不要侮辱老百姓!
虽然老百姓文化没有专家高,但是一般的智商还是有,如果想出名,请另谋出路,不要扯老百姓身上,老百姓的尊严也不是随便能侮辱的!
在节目中陈浩表示,“谁家没个50万呢?中国人没那么穷。咱们中国的股票投资者,有几个人没有50万?”
他称自己做过测算,得出的结论是“几乎没有”。“整个市场,总仓位在10万以下的,真正的小散户总占比也就10%,是个零头。”
面对陈浩的发言,有网友开始自查财产,表示“陈专家的话让我触动很大,我开始怀疑老婆是不是一直没有告诉我家里有50万现金,以至于让我人到中年了还得忙忙碌碌。”
还有网友表示,这番话“直接就给我开除国籍了......”
陈浩甚至表示,“A股没有散户”:“所谓以保护散户的名义,比如咱们XX老师啊,各家教授啊,高举散户的大旗,其实他们心里都明白。中国人现在平均家庭资产300万,都是合格的投资者,哪有散户啊。”
真实的情况如何呢?
资料显示,陈浩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,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,天狼50证券分析系统研发人,现任鼎信汇金(北京)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、首席策略师。同时他还曾在2019年获得新浪微博“十大影响力财经大V”称号。
那么在市场中,真实的情况真的像陈浩说的这么乐观吗?
今年2月25日,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披露的数据显示,证券市场投资者数量突破2亿大关。
具体到A股个人投资者的资金结构。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统计数据,A股自然人投资者数中,活跃账户数约为5000万左右,其中资产在1万以下占比约为23%,1~10万占比约为48%,10~50万占比22%,50万以上的投资者仅不到7%。
专家的各类争议言论
近年来,随着各类被指离奇的专家建议出现,公众对专家的信任度已出现转变。前不久,有专家称“买房比租房划算”“不建议年轻人掏空六个钱包凑首付”,遭到网友“建议专家不要建议”的嘲讽。甚至“建议专家不要建议”还登上了热搜。
引发广泛争议的专家建议并不少见,如林采宜称“花钱是最好的爱国方式,把钱花光,为国争光”、“油价上涨对老百姓没影响。”
经济学家王福重:“中医就是扯淡,根本不能治病”、“农民不要用收割机割麦,会污染环境。”
经济学家樊纲:“中国的房地产没有泡沫,为什么呢?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每年上涨1%左右,可是居民收入涨幅高达6%左右”。
经济学家管清友:“年轻人不要在通勤上花过多时间。长时间通勤的要害在于把时间浪费在路上。与其花2小时上班,不如在公司附近租住,把时间用来投资自己、充实自己。”
甚至经济学家宋清辉还表示:“中国人太闲了,假期应该减半!”
光明日报2009年曾发表评论性文章,称经济学家语出“雷人”弱化其公信力。此前有一项调查结果就显示,专家学者在公众心目中的信任度低至14%。这一冰冷的数字启人深思。经济学研究者当然有发表自己观点的自由,但这些观点不能凌空蹈虚,与现实严重相悖;经济学研究者也可以不为老百姓说话,但不能损害弱势群体的利益,挑战民众的常识。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 |
全站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