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 |
2022-08-16 09:17:32 | 人围观 | 评论:
就在F1英国大奖赛正赛的起步阶段,一场严重事故不幸发生。
中国选手周冠宇与英国选手拉塞尔的赛车出现相撞:
而在撞击发生之后,周冠宇的赛车180度翻转,“底朝天”的在地上摩擦滑出赛道:
所有人此时都在为周冠宇的安全捏一把冷汗。
但幸好其本人在事故之后第一时间发布微博表示无碍:
周冠宇在微博中还重点提到了“Halo”,表示是它“救了我”。
随即与之相关的话题——“Halo系统又立功了”登上热搜:
那么这个因长相被车迷戏称为“人字拖”的系统到底是什么?
为什么能在关键时刻保住赛车手的人身安全?
以及F1赛车里还有哪些其它诸如此类的黑科技?
我们不妨一同来扒一扒。
能承受12吨双层巴士的“人字拖”首先,我们先把目光聚焦在这次事件的重点——Halo系统。
它的概念最早是在2015年被提出,是在开轮式赛车中使用的一种保护装置。
之所以会提出这个概念,是因为在2014年F1日本站的时候,24岁法国选手比安奇在事故中头部受到重创最终不治身亡。
△此前比安奇所驾驶F1赛车并未设置Halo系统
因此国际汽联在2018年决定,强制要求在一级和二级方程式赛车的比赛中,车辆必须安装Halo系统来保护赛车手的头部。
(各个车队不制造这个装置,而是由国际汽联指定的厂商制造:德国CP Autosport、英国SS Tube Technology和意大利V System等。)
有网友对此表示,是“比安奇用命换来的Halo”:
从目前的公开数据来看,Halo的重量大约在7公斤,主要以钛金属来打造,成本大约为12000欧元(约8.4万元)左右。
Halo前端安装在车手前方的车架上,从两侧绕过车手的头顶,向后固定在驾驶舱的两侧。
而且正是因为它这样的形状,像刚才我们提到的,车迷们便把Halo戏称为“人字拖”。
但也正是这个7公斤的“人字拖”,却成为了全车最坚固的部分。
用F1官方的形容就是,它能够承受12000kg(12吨)的冲击力,相当于头顶一辆双层巴士。
如此“抵抗力”之下,在赛事中若是出现飞行杂物高速袭来,就能有效的对车手起到保护作用:
在赛车之间出现相撞时也是如此:
正如国际汽联以40例真实事故发布的数据显示,Halo系统能让车手在重大事故中的生还率提高17%。
而在撞击发生之后,Halo的结构几乎不会发生任何变化,只是表面会有些残损:
再细分来看,Halo可以分为三个部分,其中中间的棱柱是最重要的部分。
它是由强化了的航空级钛金属制成,它所能够承受的冲击力,保证了在事故发生时不会被压扁。
三个棱柱之间的距离被设计的也是足够小,这是为了防止飞行异物穿过Halo装置的空隙。
而Halo顶部的设计则是起到了“防滚架”的作用,如此一来,赛车手就不必只依赖于头盔(或者做收腹动作)了。
它是由高度耐用的材料制成,即便赛车翻车在沥青路面上滑行,Halo也不会出现断裂的情况。
不难看出,Halo这种“四两拨千斤”的装置,对F1赛车安全性起到了极大的作用。
那么除此之外,在F1赛车中,是否还存在其它诸如Halo一样的黑科技呢?
保护赛车手的黑科技,不只“人字拖”其实这一回Halo立功,并不是第一次让车手与死神擦身而过了。
2020年F1巴林大奖赛上,车手格罗斯让驾驶的赛车撞进钢护栏,之后车身燃起熊熊大火。
在这次事故中,Halo不仅保护格罗斯让的头部免遭巨大伤害,还为他支撑起了一个逃生空间,使其能够快速脱身。
更早之前,2018年F2比赛巴塞罗那站上,日本赛车手牧野任佑与另一位车手的车发生碰撞,两车均滑出赛道。
所幸在Halo的保护下,牧野当时的伤势并不严重,能自己离开驾驶座。
赛后,他发推特感谢了自己的“光环(halo)”。
但需要注意的是,只靠Halo系统,其实并不能保证车手每次都能在事故中脱身。
在F1车身上,还藏有非常多“黑科技”,用来保护车手的安全。
比如HANS装置。
它的全称是Head and Neck Support Device,译为头颈部支撑装置。
简单来看,它是一个可以卡在车手脖子上的U型装置,挂带能与车手的头盔连接。
当车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突然遇到撞击时,车手头部受到惯性作用,会不受控制向前甩去。
大家可以想象下日常生活中,当你开车急刹时,头也是会不自觉向前猛甩。
而F1赛车手面临的情况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,由于发生碰撞前后的速度都很高,车手头部的加速度在这一时刻,甚至可以达到50-60个重力加速度。
由此,撞击导致车手颈部折断,也成为了赛车手最常见的死因之一。
而有了HANS这个装置,就能通过外力把车手头部进行固定,从而起到保护作用。
和Halo颇为相似的是,在HANS被正式写入F1规则前,也受到了车圈的嘲笑。
因为当时人们觉得它并不能帮助车手提升表现。
不过,在经历F1史上的“黑色周末”后,各方对车手头颈部安全保护的重视程度开始提升。
在连着2位车手不幸遇难、1位车手重大事故后,FIA成立专门调查小组来要求提升安全性能。
最终在2003年,HANS装置被写入F1规则。
而除了这些避免车手在事故中直接受到伤害的装置外,在防火、帮助车手快速逃生等方面,F1也有很多设计。
比如车手身穿的比赛服,就使用了防火材料。
按照官方测试标准规定,赛车服必须可以在800℃大火中坚持20秒完好无损。
而以上还只是针对车手人身的安全措施,在赛车上,保护安全的设计则体现在更多方面。
首先就是最为危险的油箱。
F1赛车要求使用柔性油箱。
它通常使用凯夫拉材料制成,这是一种用在坦克装甲的材料,双面还涂有防火层。
它的作用,就是尽可能避免车辆发生巨大撞击后油箱泄漏,从而避免爆炸发生。
其次,F1赛车的座舱要求采用碳纤维材质。
它是直接保护车手头部以下的装置,在强度、硬度和承重等方面都有极高要求。
主要被用来防止侧撞造成的伤害。需要可以在巨大撞击中,抵挡外物刺进车身,同时还要保护发动机、油箱等装置。
还有在车舱设计、安全等方面,F1赛车也都在尽可能方便车手逃生、保证他们的安全。
隶属哈斯车队的法国车手罗曼·格罗斯让在2020年巴林站比赛发车阶段,遭遇了严重撞车事故:座驾几近全毁,然而他本人却幸运地只受轻伤。死里逃生的格罗斯让旋即在病床上发了一条社交媒体:“几年前我并不喜欢光环(Halo),但我认为这是F1赛场引入的最伟大的技术,没有它,我今天将无法与您交谈。”
这项被称为“光环”的技术,是指用来保护F1车手头部两侧钛合金材料的弹弓状结构。之所以叫“光环”,是因为在形状上,这个安全结构围绕着车手头部,形成“铜墙铁壁的一环”;同时也是因为其能够在真正需要的时候,为车手带来“光明的一线生机”:根据测算,这项技术理论上可以在事故当中,将车手的生还率提高17%。
不过,因为其Y型结构酷似人字拖鞋上的夹趾鞋带,所以“光环”一直被国内F1车迷戏谑地称为“人字拖”。
颜值下降与保命,你选哪一个?“人字拖”包含有三个主要元素,位于中央前部的“V型过渡”,围绕驾驶舱的部分,以及后部安装支架 | formula1
在F1赛事中,大体上有三类比较基本的碰撞事故:车与车的碰撞,车与障碍物的碰撞,以及车与碎屑的碰撞。国际汽车运动联合会(FIA)曾针对这三种不同事故进行了大量分析,无论是哪一种,“Halo”都可以起到显著的效果。从2015年被提出,到2016年首次亮相,这项技术经过了一系列的评估,FIA也最终宣布2018年“Halo”是各个车队不得不接受的一项任务。
加装“人字拖”后,F1赛车的气动外形有了明显的改变 | www.formula1.com
在“无人驾驶”这个概念甚为流行的今天,我们很经常听到“主动刹车”、“偏离预警”等等名词,这类能够辅助驾驶员紧急避险的技术,我们称之为“主动安全”,其关键是“避”字。而对于避无可避的事故,我们需要的是最大化降低事故所带来的后果,这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技术,在汽车上被称之为“被动安全”。
被动安全的核心意义,就在于保证事故发生后,车体结构是否能给驾驶员足够的空间生还。只不过,普通的汽车作为使用工具,乘客所在的乘员舱有着典型的“舱”的结构,用于保护舱内乘客的“笼”结构是显而易见的。而F1作为专业赛车目的性极强,“舱”的结构被大幅度地精简 ,此时用于保护车手的“框架”,也就变成了“Halo”。
很多人会觉得,“看起来这是个框框,能起到多少作用呢”?
不仅仅是普通人会这么想,包括很多车手也这么觉得——影响美观是小事,它也干扰车手的视野,更重要的是在超高车速的F1赛场上,任何影响风阻的组件都是决定胜败的关键。
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来看,Halo有着明显的负面效应。事实上,Halo引入的当年,就给各个F1车队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——已经定型的赛车要加装这个结构,需要重新对气流的进行引导,代价是巨大的。为了最大限度减少Halo所带来的影响,一般车队针对流入发动机进气口、后机翼湍流的空气动力学损失做了很多优化,甚至重新设计外壳。“光环”的单体价格是2万8000美元,但是为了把它加装到赛车上,对赛车外壳底盘的修改和加装工费可能高达100万美元(单车),这也是各F1车队对强制加装规定颇有怨言的原因之一。
“给我一把电锯,我立刻就把Halo给锯掉!”——这是2018年赛季初大多数车手的看法。
Halo能够承受高达12吨的重量,这大概是一台双层巴士的重量 | www.wired.com
不过,Halo所带来的保护作用也是立竿见影的,测试数据显示,Halo系统在车对车碰撞的情况下,它能够承受数十倍车辆本身的全质量静态负荷,换算一下,就是说,Halo能够承受高达12吨的重量,这大概相当于一台双层巴士。
毕竟,在动辄300+km/h的赛场上,任何时候的一次碰撞,都不可能是轻微的,带来的巨大动能会对赛车以及车手产生毁灭性的危害。所以,Halo12吨的承重,足以保证它应付相当一部分F1赛场上出现的剧烈碰撞了。
当然,对于F1赛车来说,要想跑出好成绩,就必须尽可能减轻车重,改善气动外形,谁都不想往上再加哪怕是任何1克非必要的重量了,而一套Halo当时来看,大概是要那么十多公斤。
实验室模拟示意图,“人字拖”如何在本次事故中有效地保护了格罗斯让的头部 | www.tekdeeps.com
用最轻的重量,最大限度地去换取安全,钛合金这种材料也就成为了首选,而Halo所选用的Titanium Grade 5 6AL4V,其抗拉极限大概是常用铝合金的3-4倍,2017年Halo的质量大概能被控制在9公斤左右。
不过,与救人一命相比,这点重量就根本不算什么了。2018年比利时大奖赛,Halo便救了车手勒克莱尔一命。当时,雷诺车手胡肯伯格在1号弯错过刹车点后前轮严重锁死,进而撞到了驾驶迈凯伦的阿隆索,阿隆索的赛车直接飞到了勒克莱尔驾驶的索伯C37的顶部。所幸,由于Halo装置的存在,几位车手都没有受伤,再加上这次死里逃生的周冠宇,相信F1车手们中间再也不会流传对“人字拖”的怨言了。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 |
(189)老太太rapper中国老奶奶,能说会唱还能主持(视频)
(17)2022苹果教育优惠买手机送耳机吗(苹果线下授权店可以参加教育优惠吗)
(11)新手在抖音卖货先开橱窗还是先开小店(开橱窗和开抖音小店有什么区别)
(11)2023苹果教育优惠不送耳机送礼品卡吗(苹果教育优惠资格验证)
(7)苹果教育优惠审核学生证拍照可以吗(2022苹果教育优惠时间介绍)
(6)专家:应避免下半年把经济推至过热
(6)全国烂尾楼强制停贷会有什么严重的影响,如何应对?
(6)基金周五买入什么时候有收益(基金跌了一直不卖会回本吗)
(5)国家话剧院回应易烊千玺等艺人考编:不存在因人设岗
(5)国际油价跌破100美元大关,下半年国内油价能降回“7元时代”吗?
全站搜索